杂文不容易被抄袭吗?

天尊
我觉得也不是,如果人家真的想要抄袭的话不管你是什么文都会被抄袭。

分你半个吻
不容易被抄袭。杂文由于内容繁杂,流量很难得到保证,自然得不到抄袭者的青睐。

飞向彩虹的鱼
我认为,杂文不容易被抄袭,这是因为杂文的技术含量不高些,它里面出现的内容都是一些很通俗易懂的话,让抄袭的人没有更改的余地。

猫咪军团-NICKY
杂文如果热度很高,也同样会被抄袭。如果热度不高没有人去看,肯定不会被抄袭。作者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版权,不要让他人侵犯了利益。

追梦人dream
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杂文”这个概念,并把它当作一种独立的文体的人,是南朝 (梁)文艺理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中专门写了题名 “杂文”的一章。他一方面总结前人的杂文创作情况,并总括其名为“杂文”,另一方面又历述秦汉以来杂文有三类,以泉玉的答楚王问、枚乘的七发、扬雄的连珠等为最早的代表作。
但事实上早在先秦散文兴起之时,杂文也已随之出现。秦诸子百家的文章,实际上就是杂文。后来,杂文又有新的发展。唐代韩愈的《杂说》、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的杂文,明代刘基的卖柑者言等,都是有名的代表作品。杂文不仅源流最早,而且它的地位最初也很高。诚如班固所说:“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比其所长也。”可见,杂文对于当时社会的作用之大。
“五四”运动以后,许多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都写过优秀的杂文。其中最杰出的当首推鲁迅,他是开创一代杂文新风的大家。他说:“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杂文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是“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也“是在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这就将现代杂文的作用作了准确的说明。
杂文的写作,对中国现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身份性标志。
在新文学运动初期,鲁迅同时进行小说、新诗和随感录等多方面的写作,但是很快地就告别了新诗,随后也告别了小说,惟是集中地写他的杂文。斗争的紧迫,心情的芜杂,已经不容他耽留在记忆和寂寞里了,因此,放弃创作而抓住一种便利于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杂文样式,对于一个启蒙战士来说,实在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然而,反对他的人据此讥评他为“杂感家”,喜欢他的人也无不以他的中断创作为憾。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一样忽略乃至抹杀了鲁迅杂文的真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