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痛失皇位的八大贤明太子?

如题,历史上痛失皇位的八大贤明太子?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花花花飞奔去火星

花花花飞奔去火星

1、秦始皇太子扶苏 2、 汉武帝太子刘据 3、东汉太子刘强 4、 孙权太子孙登

5、东晋太子司马遹 6、隋文帝太子杨勇 7、朱元璋太子朱标

有争议的两个 :李渊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太子李承乾

以上人物我分别介绍一下:

1、扶苏(?—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扶苏(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为赵扶苏),亦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秦始皇对其给予厚望。扶苏认为天下初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等严峻政策,因而触怒秦始皇,秦始皇便将其派到上郡监督蒙恬军队,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们不利,于是伪造诏书,扶持胡亥登基,并逼令扶苏自杀而死。

2、刘据(前128年—前91年),汉武帝刘彻嫡长子,因生母为卫皇后,故称卫太子。

元狩元年(前122年)立为太子。武帝为其修博望苑以通贤。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在巫蛊之乱中被江充、苏文等佞臣蒙蔽,刘据起兵反抗后兵败逃亡,而后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尽。刘据之孙刘询继位后,为刘据追谥曰“戾”以表其冤屈,故又称为“戾太子”。

3、刘彊(25年-58年),东汉光武帝嫡长子,初立为太子,后改封为东海王,谥号东海恭王,于43年-58年,在位16年。(《后汉书》本传作在位18年,仍将东海王刘阳在位年数计入)

4、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孙吴太子,吴大帝孙权长子,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异母兄。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

赤乌四年(241年)五月,孙登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宣太子。临终时上疏举荐贤才,希望孙权任用他们而使吴国昌盛。孙权看到奏章后悲伤不已,只要谈到孙登就流泪不止。

5、司马遹(278年—300年),字熙祖,小字沙门 ,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晋惠帝司马衷长子,母才人谢玖 ,西晋太子。

司马遹自幼聪慧,有其高祖父司马懿之风。但长大后,不修德业,性刚且奢侈残暴,于宫中摆摊切肉卖酒,并在西园销售杂货,以收其利。又好算卦巫术,忌讳颇多。皇后贾南风以其非己出,性情暴虐,恐即位后自己地位难保,便与贾谧等设计谋害,诬陷司马遹谋反,囚于金墉城,后徙许昌宫,派黄门孙虑将其杀害,时年二十三岁。后追谥为愍怀太子,葬于显平陵。

6、杨勇(?-604年),字睍地伐,隋文帝杨坚长子 ,隋炀帝杨广的同母兄,母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在北周时,因祖父杨忠的功勋受封博安侯。之后杨坚执政,立杨勇为世子,历任大将军、洛州总管等职,晋爵长宁郡公,开皇元年(581年)二月十四日,隋文帝杨坚受禅登基,二月十七日,杨勇被立为皇太子,军国大事皆令杨勇参与决断。

但是,不久后杨坚对杨勇越来越反感,又因为杨勇宠爱次妃云昭训,致使正室元妃郁郁而终,杨坚就怀疑是杨勇和云昭训合谋将元妃害死。再加上母亲独孤伽罗和二弟杨广在隋文帝身边屡次进谗言,杨坚便下诏废黜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勇被废后多次要求求见隋文帝,却都没有成功。

文帝杨坚卧病仁寿宫,杨广对文帝宠妃宣华夫人无礼,宣华夫人将这件事告诉了文帝,文帝才觉得冤枉了长子杨勇,想要复立杨勇为太子,可是此事被杨广拦下,随即文帝杨坚暴崩,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炀帝即位后,立即假传圣旨,将杨勇赐死。杨广后来追封杨勇为房陵王。

7、朱标(1355年-1392年5月17日):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明惠宗朱允炆之父。元至正十五年(1355)生于太平陈迪家。朱元璋称吴王时,立朱标为王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他天性仁慈,对兄弟十分友爱,秦王朱樉、周王朱橚及晋王朱棡等曾多次有过,朱标从中调护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颇高。

洪武二十五年(1392)病逝,八月附葬孝陵东,谥“懿文”。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皇太子,南明弘光元年明安宗朱由崧复上庙号兴宗,谥号和天敬道宪懿勤敏淳文度武明仁慈孝康皇帝。

8、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陇西成纪人。

李渊起兵之初,李建成与李世民分别在河东、晋阳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渊起兵,率军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李渊称帝后被立为皇太子。唐朝建立后李建成又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杀死,死年三十八岁,五子一并遇害。

李建成直率、宽简、仁厚,很有才能, 不是影视剧或文学作品及小说上记载卑鄙平庸的太子。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追谥“隐”,贞观十六年(642年),又追赠为皇太子。

9、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唐太宗李世民长子, 母长孙皇后。

唐太宗即位,立为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 但是年长后,由于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夺长之念,兄弟交恶。

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事情败露。

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太宗还表态太子虽有足疾,并不影响走路,何况太子有子,依照礼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应该立李承乾的儿子李象。

唐太宗为了保全这个爱子,以“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晋王(李治)皆不存,晋王(李治)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这理由立李治为皇太子。

在唐太宗保全下,他本人被判充军到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侯君集皆处死。

贞观十九年(645年)郁郁而终(墓志为贞观十七年十月一日(643年11月17日薨) ,唐太宗为此罢朝,葬以国公礼。

gallon gallery

gallon gallery

秦始皇太子扶苏 汉武帝太子刘据 东汉太子刘强 孙权太子孙登 东晋太子司马遹 隋文帝太子杨勇 朱元璋太子朱标 有争议的两个 李渊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太子李承乾

Jo_Tal

Jo_Tal

借用下楼上的回答,然后再整理完善。

秦始皇太子扶苏 汉武帝太子刘据 东汉太子刘强 孙权太子孙登 东晋太子司马遹 隋文帝太子杨勇 朱元璋太子朱标 有争议的两个 李渊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太子李承乾

前提一,是太子。所以扶苏排除(他不是太子)。

Elmo_D

Elmo_D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