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阅读主流文学还是网络文学,为什么?

无敌橙
主流文学思想性强,网络文学娱乐性更胜一筹,两者各有千秋,我侧重于阅读前者。
多数人会觉得,尽管主流文学也有故事设定,有性格鲜明的人物,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美妙传神的文字,但终归在易读性上失了先机。不少人慕名买来相应的书籍,翻开来看上几页,便失去兴趣,于是搁置在书架上,蒙上厚厚的灰尘,最终当做废纸卖掉。
这种对待文学书籍的态度难免令人痛惜,却是无可奈何的事。尽管也想一章一章地啃下来,可实在没有动力和勇气继续,就像品尝一道天下闻名的美食,无论别人多么尽心尽力地享受,可自己就是不喜欢,对那种味道不感冒,甚至有恶心的感觉,如此一来就没必要难为自己吃下去。
读书和品美食一样,都需要主动接受,由外而内条分缕析,吞咽、咀嚼、消化、吸收,主动权在自己这一边,倘若没有强迫的力量,通常的做法便是依据内心的感受,不喜欢就索性放弃,免得浪费时间和精力。
而网络文学的阅读却容易的多。网络文学是最近十几年才兴起的文学形式,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为了填补闲暇和碎片化时间的空隙,从而缓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
网络文学是一种读起来足够爽的文体,人物设定一定是由弱到强,从小地方起步,像打了鸡血一般,全程开挂,一直威猛到巅峰状态,不管在哪个阶段哪个层次,都能够碾压一切,蔑视权威,荡平邪恶。
网络文学的文字通常简单易懂,很少会有艰涩罕见的词汇和用法,篇幅尤其长,场景变换频繁,一个点一个点演绎下去,不断出现新奇的遭遇和情景设定,满足读者的一时之快。
相比而言,阅读主流文学较网络文学要难。因为难,有些读者便退避三舍,因为难,有些读者便半途而废。
当下的人们更喜欢“快资讯”、“小文章”、“轻图片”、“短视频”,一百多字的微博,几分钟的视频,十几秒的短视频,以及各种动图和表情包,越简单越容易让人接受,越简单就越能激起人们的阅读欲,快速浏览,连续划屏,只有这样,才觉得时间饱满,内心充实。
走在路上,低头翻阅短视频,边走边看。坐在车上,打开影视聚合平台,接着追剧。等人的间隙,读几个短小的段子,哈哈一乐。终于有了大块的安静时间,拿出电子书,畅快淋漓地投入到网络文学所营造的世界里。每一种消遣的形式,都轻松自在,足够节省脑力。
这种阅读和接收资讯的形式,未免过于浅显,未经思考的阅读等于没有阅读,未经大脑的摄取通常都会消化不良。若不是就此放弃更美好的愿景,人们还是倾向于做一些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和磨练,不会只图一时的“爽”而葬送光明的未来。
因此,快,并非就好,短,未必就精悍,小,往往意味着简单。
单从读书来说,一定要选较难的书,因其难,才专注,因其难,才思考,因其难,才是充电。
主流文学的思想性都隐藏在字里行间,表现在人物的言谈举止和行为规范里,不会直白地显露出来,更不会流于文字表面,只能静心阅读,在平淡的时间里挤出那些富于营养的观点和想法。
难的东西不易得,再加上若看不到难的背后躲藏着的那些钻石光芒,恐怕不会有人涉足,连试都不要试一下。而从真正有利于自我的角度考量,主流文学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考验,至今仍然是座不容小觑的知识宝库,是一个人挑战自我的竞技场,值得沉下心来尝试,挤出时间来深入阅读。
阅读越多,自身的思想体系就越完备,阅读越多,眼前的世界就会呈现出动人的色彩,阅读越多,你看到的就越具体,越真实。

JC
网络文学只关心一件事,怎样让你喜欢看,而主流文学其实也只关心一件事,怎样说出我想说的。这就可以明白,主流文学其实是先有作者才有作品,而网络文学是先有读者才有作品。

甜酒妈
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两者都喜欢。因为这两类文学,对于我的意义都不同,没有很明显的对比。
从高中开始看网文,看着血红、唐家三少、猫腻等作者慢慢封神。曾经在晚上看盗墓笔记而鸡皮四起,也为诛仙的结局辗转难眠。
读网文,对于我而言,是一种轻松娱乐的方式。我不需要花太多的脑力来思考里面的逻辑,仅仅是喜欢里面的剧情或者作者的幻想。这是主流文学不会有的。
相信不少人心里都会对某些作品的结局、剧情不能接受。因此网文就产生了同人作品,满足了这部分人对主流作品结局和剧情的念想。
随着这些年网文的发展,作者的写作水平也越来越高,经典的作品也不断涌现。网文未来可能会和主流文学半分天下,甚至电影电视的作品来源,都来自网文。
网文,正在不断发展。但娱乐的核心,仍未改变。
主流文学,有普世价值观、有对现实的批判、有育人教人的隐喻。阅读这类书籍,需要花费脑力去理解作者的意义。相对网文,是比较“辛苦”的。
但是,一个人想要自我提升,主流文学才是正道。
主流文学抵得住时间的流逝,当下还在流传的主流文学,可见它们的知识够硬不过时。
这类书籍花费大量的脑力,需要思考需要反复复盘,花费的时间时网文的数倍。
但经历过如此大脑力工作量的阅读,个人对于书本的知识吸收也会是深刻的。知识转化成行动,能力就提升了。
读书是快乐的事情,我认为没必要分出喜厌高低。喜欢你就多读,不喜欢就不读,来去由己。
只要都在读书的路上,就是已经很好了。毕竟现在还读书的人,真的不多。
希望我的经验分享可以帮到你,如果还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天草仓竹氏
根据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3亿,预计到2020年整体用户规模将超过5亿。而网络文学行业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那几年,与4G技术的普及期,智能手机的高速增长期,以及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存在高度重合。
网络文学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关系是一种类似于“时事造英雄,英雄亦适时”的关系。
网络文学根植于互联网。借助互联网,网络文学诞生。而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文学的诞生也为快速增长的网民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内容。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期,当实时阅读成为可能时,网络文学成为了填补用户碎片化时间、丰富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内容形态。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高达76%。
时代需求,市场需求,是网络文学主流化过程中的重要推手。可以说,网络文学的主流化是伴随着市场用户的不断增长,自然入流的。网文用户,从小众、边缘地带,不断地增长,注定了其与主流市场、主流受众、主流价值观的重合度将越来越高。
特别是网络文学,市场话语权的特征也是其能够主流化的重要原因。
在网络文学市场中,一部作品能否脱颖而出,取决于受众的认可度,编辑的功能性作用微乎其微。这也就意味着,只有符合多数人审美标准,符合大众价值观的作品才有机会被认可。
网络文学,是一种更接近大众需求和审美标准的文学形式。一部作品如果与主流价值观重合度不高,很难在网络文学市场上拥有高知名度。如果用哲学的逻辑来讲的话,网络文学的大神级作品,从开始就是经过人民群众检验的。
网络文学的主流化正在助推网络文学产业价值的不断升级。网络文学作为当代文学多样性和多元化的代表,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其独特性和价值性已受到广泛认可。从起点国际上线,再到参加伦敦书展、亚洲电视论坛,以及通过战略投资快速切入韩国网文市场,网络文学在国外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其实,由于网络文学本就是在与受众的互动中形成的,其传播性、流行性与可接受性都会更高,因此,网络文学是更容易引起世界年轻人共鸣的内容形式,也更能反应当下的时代特征。
网络文学主流化的背后,有很多力量,也有其自成一体的逻辑构成。所以,网络文学不仅值得主流化,应该主流化,而且必然会主流化。
其实,根植于互联网,以市场话语权的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文学,与很多历史经典的文学形式,拥有相同的成长土壤,并且网络文学与受众频繁的互动性,更能记录当下真实的时代特征和心里特征,是未来了解我们当代普通人生活和心态的重要渠道。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文学进入图书馆之于未来的意义,不可估量。
所谓的网络文学,也只是创作形式和发表渠道的差别而已,并不是内容质量的差别。很多文学经典也并非诞生之初就是经典,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步步成为经典的,而网络文学是否能够诞生经典,同样应由漫长的时间来证明。
如今,已经有太多小众文化成为主流的案例了。而我们也应该以更为多元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讨论网络文学主流化与经典化的可能性。

哈哈大笑笑
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且習慣讀主流文學。
主流文學從文學精神和價值上來說,比網絡文學更勝一籌。甚至可以用『經典』來概括。
網絡文學,也有網絡文學的優勢。只是個人習慣不同!

清滢2011
大学以前喜欢网络文学,现在我喜欢主流文学。
网络文学在2007年已经非常成熟,2010年之后更是飞速发展,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受众人数都增加的非常快。
像现在的一些电视剧如陈情令、《九州缥缈录》等等都是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受到很多年轻人的欢迎。
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的一种在网络上创作、发表、读者浏览的一种文学作品。
那么,为什么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喜欢网络小说呢?
一,这些小说不像古典小说那般晦涩、无趣。
二,网络小说类型更加宽泛,像科幻、玄幻、言情、穿越等等。
三,网络小说往往能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些热门网络作品大多有热血、天马行空、刺激、悬疑等等因素的加持。
四,创作者更新快,一本网络小说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字都很常见,读小说对读者来说是打发空闲时间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最终我还是喜欢主流文学虽然网络小说如今已经得到主流声音的一些认可,但是优秀的作品还是太少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需要有深度、有价值的书籍,而网络小说已经很难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了。
而主流文学的作者文学水平都很高,他们创作的作品也更能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和灵魂上的思考。像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一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也会重读这些书,让自己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初心。
综上所述,我还是喜欢主流文学。我相信主流文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修养和学识,可以让一个人的眼界更加开阔,更可以让一个人变得越来越优秀。
nxyccy
喜欢主流文学,尤其古典文学。
也许是喜欢一杯茶,一缕阳光,然后捧着一本书,静静享受午后静谧时光的那种氛围。
而网络小说则没有这种感觉。
最主要的是网络小说良莠不齐,堪称珠玑之作如东海觅珠般艰难,都如流星一般,瞬间即逝!
经得住千百年时间洗礼的,才是真正值得花时间去欣赏与学习的文学!

果子design
我自小是读纸质主流文学长大的。后耒读的也是中文系。有了网络文学我就开始接触,买了APP。可是看着怎么也不如意。不如看着我书架上的书方便舒服。后耒仔细想一下,我认为:一网络文学的内容太通俗,太简单,太粗糙,很少经典。二在手机,电脑上看总感觉没有纸质书耒得方便舒服,而且纸质书又是传播主流文学的主要工具。三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学在创作内容的进一步的丰富,创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和网络观展舒适度进一步完善,喜欢的读者可能会越来越多。但要超过主流文学还是有一定难度,为什么?必定主流文学是经过几百年传承下来的经典,内容丰富,可选择性强,读后有启发,受教育。网络文学大多属快餐文化。

这个问题非常不专业。为什么呢?
什么叫主流文学什么叫网络文学?
我告诉你,很多网络文学的质量要比某些所谓主流文学的质量高太多了。当然网络小说需要争论一下,但我觉得这没有可比性。你传统文学小说发展多少年,也没见有多少非常出色的小说家,网络小说才多少年,已经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随着时代发展,主流跟网络的区别必然只在渠道而非质量,更何况,新一辈人所受教育是老一辈所不能比的,语言的发展也是不断进步的,所以青出于蓝是必然的事。
但同样的,历史长河,很多优秀作品超脱了宣发渠道和语言的限制成为经典,这要另当别论,更何况人类本就有厚古薄今的毛病。多年后,网络文学中也必然有作品成为经典或出现经典,这一点不接受反驳,除非你拿出货真价实的理论证据。
所以,我的观点是,你喜欢就好,不用在意主流网络的区别。你看看,好多发表在报纸或者三线城市日报上所谓的作协作家写的矫揉造作的散文,还不如我们这代人在知乎头条号上发的优质文章有营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