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金的全部资料

如题,关于巴金的全部资料
提到的作品

[作品]

本书通过奥古斯托同欧亨尼娅和罗莎里奥的梦幻般的婚恋悲剧,表达了作者对人的存在和价值的看法。奥古斯托自幼娇生惯养,直到结婚的年龄还没有获得一种确定的个性。一次,他邂逅一美丽少女,不由自主地跟到她家门口。...

米.德.乌纳穆诺

[作品]复仇

因职员盗卖公司关键技术,家木的父亲遭遇破产,被逼自杀。矢泽的未婚妻被绑架、强奸,最后被汽车轧死。心中充满仇恨的家木和矢泽在咖啡馆偶遇后,复仇的火焰被点燃。两人找来同是亲人被害无法申冤的末次和星野。四人...

森村诚一

[作品]春天里的秋天

《春天里的秋天》是巴金基于当时泉州社会现实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凄楚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位姓林的中学教师在泉州和他的女学生郑佩容相爱着,但遭到女方父亲的强烈反对,他俩逃到厦门鼓浪屿。但是他们的爱情终难为...

巴金

[作品]

一個女同志生命和愛情的追尋,如情詩般的浪漫樂章,逃脫不了的情慾誘惑,面對真實自我的掙扎,終究深陷的愛情牢籠。文字精緻優美,內容曲折動人,在網路連載兩年多,深受讀者歡迎,引起廣大迴響,是女同志文學最受期...

张漠蓝

[作品]灭亡

开明书店版复刻

巴金

[作品]海行杂记

本书是根据巴金1927年赴法途中给哥哥的信改写的随笔集,它记录了巴金途中所见所感和初到巴黎后的印象。 编者说明 序 小引 一月十五日 “狭的笼” “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 香港或九龙 船上的友伴 ...

巴金

最新跟帖
honeyvitas

honeyvitas

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 巴 金 简 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
卡卡

卡卡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 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
妖咖咖运气好

妖咖咖运气好

生平简介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身高1.68米,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四川大学前身之一)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
Mr.夏

Mr.夏

著作书目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
蘇內河

蘇內河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