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养外室似乎是渣男的专属,历史上养外室的结局会如何呢?

hehe0712
养外室这种行为之所以为人诟病,是伴随着女权觉醒和礼教盛行而养成的一种普遍婚姻价值观念,就像现代人养小三一样,也必被当做渣男。
由于古代女性地位本就低下,外室的社会地位更是卑微,鲜有记载,故此对这类女子的最终归宿我们不得而知,只能通过一些有限的记载结合生活阅历加以推理:对男子影响甚微,而被包养的外室女子,最好的是奉子入家门,但是大多还是会被抛弃,晚景凄凉。
具体如何,我们需要从头捋一捋。但是在此之前,明确一个概念,中国自古便是“一夫一妻”制,所谓的“三妻四妾”不过是习惯性说法,完整的叫法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无论皇宫贵族还是贫民百姓,正妻都只有一个。
外室的产生外室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各个阶段境遇都有不同,以晋朝和宋朝为分界点,又以盛唐最为流行。
《史记》记载:“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说刘邦的庶长子,就是他与情妇曹氏所生。这是关于外室的最早文字记载,但并不一定是外室的起源,自春秋战国起,礼乐崩坏,男女伦常混乱,婚前野合的现象十分普遍,不过这种关系更近似于现在所说的一夜情,各取所需,完事儿提着裤子走人即可。可能是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下,慢慢滋生了固定的情妇关系,也就逐渐产生了外室。
外室被人唾弃的原因在秦汉时期,男女关系混乱实数常事,即使有外室,也不一定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那是从何时开始,养外室要偷偷摸摸呢?既是从晋朝开始的,原因也无他,怕老婆而已。
虽说从周记、《礼记》开始,就对女子做了“三从四德”等诸多约束,但那是因为男子在封建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控制文化和社会价值导向,尤其是统治阶级,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将女性视为繁衍泄欲的工具。然而谁也不是玩具,是人就有自己的思想,男性早晚要为自己的为所欲为负责的。汉朝年间,男子妻妾数量剧增,便已经激起了妻室的反抗意识,待到晋朝期间,统治阶层中政治联姻现象比较普遍,于是有一些家世背景比较强大的妇女就率先开始了反抗,其中以两位高官最是出名,西晋的开国元勋贾充和东晋的丞相王导。
这两位老兄都是出了名的怕老婆,贾充比较无辜,就因为下班回家多看了抱孩子的乳母一眼(据说只是爱抚的看着襁褓中的儿子,摸了摸儿子的头,眼睛应该没有乱看什么丰满的部位),被妻子看见了,就以为二人在搞暧昧,于是就将乳母赐死了,后来儿子思念乳母过度,不久也去世了。事情到此没有结束,贾充的第二个儿子竟然也是这么死的。我们先不说贾充为何连续两次都在乳母抱孩子的时候逗孩子玩,单说主母如此强硬的做派,就是不符合“三从四德”的;相对于贾充,王导就没那么无辜了,他是确实很有想法,奈何妻子曹氏嫉妒心极强,不允许他纳妾,于是就只能“密营别馆”,开始养外室,自然是不敢公开,按照“三纲五常”的规定,妻子是没有权力限制丈夫纳妾的。然而两位高官却都忍受了妻子的跋扈,于是养外室就渐渐成为偷鸡摸狗的营生。
上层建筑中的一些表象,是整体社会现象的缩影,可见“男弱女强”古已有之。这种现象的成因可能有几点:第一是晋朝以来,民族融合和氏族联姻现象普遍,女子性格逐渐彪悍;第二是汉朝时期妻妾众多,已经引发了女性反抗的意识,到晋朝女性有了反抗的势力和资本;第三是所谓“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规定,真的就只是规定而已,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
外室盛行两晋以后就是更加混乱的南北朝时期,甚至出现了“男女易位”的情况。南朝第一个朝代的宋明帝的姐姐山阴公主对宋明帝说:“臣妾与陛下俱托体先帝,陛下后宫万千,臣妾独驸马一人,事太不均。帝乃为公主设面首左右三十人。”宋明帝答应了公主的要求,为她设置面首左右三十人。山阴公主就是热门网络小说《凤囚凰》中女主的原型。
唐朝继承了南北朝时期混乱的社会风气,据传太宗李世民也有胡人血统,于是整个唐朝野性奔放,女性地位持续提高,礼教风华极度衰落,将外室包养的风气推到顶峰。这简直就是男性的天堂,唐朝后宫有多乱我们就不多说了,即使在民间,上至官绅,下至贩卖走徒,都有包养外室的零星文字记载。据说唐朝女装的设计,都是为了吸引男性目光和方便办事。
并且在两宋以前,女子并没有“从一而终”的约束。比较出名的曹操,虽然没有《三国演义》中的那么夸张,但是确实是娶过寡妇;唐朝更是混乱,连父亲兄弟的妻子都笑纳了;《廿二史札记》说到,“唐公主三嫁者三人,再嫁者二十七人。嫁过三回的有三位,嫁过两回的有二十七位。”王公贵族阶层尚且如此,民间更是不以为意。
急转直下到了两宋时期,礼教才逐步受到重视,开始毒害女性。到了明朝,这种礼教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并且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要求人们坚贞不渝、始终如一的节操。对女人的要求就是,对丈夫要有一种忠诚与贞操。要求男人对君主,国家有一种忠诚与贞操。可以说这是封建集权的一种卑劣手段,由小及大,旨在增强统治者的控制力。
这个文化观念影响下,个体价值意义被否认。宋朝自“大圣人”朱熹开始,倡导“存天理 灭人欲”,对女性的限制也逐步加强,从此男女伦理之事变得极为敏感,尤其是清流文士,都不愿意在这方面给人落下口实。但是讽刺的是,朱熹本人的私生活就是十分混乱的,什么儿媳、尼姑的,不要太刺激,朱熹后来还因此被贬官。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朱圣人现身说法,让我们引以为戒。
明朝也有一位养外室的名人,就是民族英雄、抗倭名将戚继光。戚将军虽然威武,但是据说有一项弱点,那就是怕老婆,其妻子王氏,也是将门之后,操持家室,十分贤惠。据传王氏武功高强,连戚继光都不是对手,经常以比武为名义被实施家暴,也颇有些情趣。但是王氏早年跟随还未发迹的戚继光,赡养老人、养育幼弟,操劳过度,后期一直未能生育。戚继光是世袭的武将,必须要有后才行,没办法只能背着妻子养外室,据说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后期有一个被抱回来交给王氏抚养。
总之在宋明两代,女性地位十分低下,礼教盛行,在这个阶段外室的生活肯定是最最悲惨的。而知否的故事背景恰好在北宋,虽然朱圣人要再过一百年才出生,但是彼时已经对妇礼有了很高的要求,从剧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很多女性悲惨的命运。
结局说到此,结局到底如何呢?自然也要分阶段的猜想。
秦汉时期,社会风气混乱,加之男子地位较高,看中哪个女子,要么各取所需,再喜欢点就娶回家做妾,完全没必要偷偷摸摸,所以外室现象并不常见,即使有,也不会持续太久,我们就不必为男女双方担心了。
两晋以后,女性地位有所提高,男子开始怕老婆。有些实在是喜欢的女子,又没办法娶回家,就只能养作外室了。自此开始,“外室”也成了十分卑贱的词汇,甘愿做外室的必然是贫寒家的女子,或是青楼名妓,吃一口青春饭,无依无靠,老年很容易被男子抛弃,如果子女不嫌弃,还会尽一定的赡养义务,如果嫌弃生母的“外室”身份,那么可能耻于与她想见的,那么此类女子的结局将是极其悲凉的。至于男子,有家有业,始乱终弃再寻常不过,对他们自然影响不大。
宋明两朝,女子地位低下,但是礼教对男士同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也会有见不得光的外室,不光要避着妻子,也不愿意让外人知晓。外室的地位更是低到极点,虽说“母凭子贵”,如果为家住生育了儿子,就有机会入家门,这也是外室最好的结局,但是大多数还是逃脱不了被抛弃的命运。
总之,封建社会对女权极不尊重,是对女性尊严的践踏。包养外室,对男子影响不大,有条件就养着,没条件就弃了;但是对于女子,就略显残酷了,运气好的,可以凭子女入家门;运气一般的,得到了足够的财产,也可以终老;运气差的,难逃被抛弃的命运。

blackcall
在历史上,男人养外室会是怎样的结果,正室会怎么对外室,外室又将如何自处呢?
在古代,有身份的男人三妻四妾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出于各种原因,男人们还是会在外面养外室。历史上关于外室的最早记载是在史记之中,齐悼惠王刘肥就在外面养了个外室,叫做曹氏。到了东晋,有一位丞相名叫王导,他的正室曹夫人是个容不得丈夫纳妾的女人。于是王丞相只得在外面偷偷养妾室,并且有男有女,站成一行,蔚为壮观。
到了唐朝,上至皇室下到平民,对礼教大多都不十分介意,社会风气开放。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很多女人在夫家说一不二,于是越来越多惧内的男人们只能偷偷在外面养外室。
这也引起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宜城公主因为驸马有了外室,气得带着一群太监去捉奸,她命人将外室的耳朵和鼻子都割了,还割了她的私处,将血抹在驸马脸上。当然,驸马也没能幸免,被剃了头发还要坚持去朝廷上班。诸如此类的闹剧在唐朝的官民人家时时上演,官府为避免民乱,就出台了通奸罪的法律。据史料记载,武则天规定,凡是犯了通奸罪的妇女先要被杖责六十,然后关入掖庭为奴。但是对于通奸的男子,法律几乎没有处罚的条例,所以养外室的现象依旧很普遍。
南宋时期,理学盛行之后,不允许丈夫纳妾的女人,就是妒妇、悍妇,完全可以一纸休书给休了的。现在就到了我们电视剧之中的大背景,其实这个阶段,如果男人养外室,是可以合法将其纳入妾室的。
倒是一般娼妓做了外室,还不一定愿意进门做妾。比如水浒之中宋江将阎婆惜纳为外室,后来阎婆惜给宋江戴了绿帽子,宋江当时就觉得他并非父母为他婚配的妻妾,并不当一回事。后来阎婆惜说要离开宋江,宋江也同意了。还有一个明朝的例子,陈卧子看上名妓柳如是,将他纳为外室,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柳如是觉得不自在,两人和平分手了。
可见对于娼妓来说,这些男人就像包养自己的老板一样,新鲜感过了换一拨就是。而对于功名在身或者朝中为官的男人来说,即便对妻子没有感情,也会尊重妻子的地位,对于娼妓,他们也不会真的娶进门,给邻居同僚看笑话。

听不到笑声寻
外室,又称“外宅”,就是今天所说的小三儿。古代的外室,是比妾的地位还要低贱之人,因入不得大院,故被养在外面,称之为外室。在古代的婚姻之中,即使妾仍是合乎古代婚姻法之内的,而外室便属于不受婚姻保障的一类人。常言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其中外室应该属于“偷”一类的了。
在知否这部电视剧中,出现了两处养外室的桥段,一处是顾廷烨,因玩世不恭,多年身处寂寞之中,于是被唱曲儿的曼娘所迷惑,未婚之前便养了外室,以致影响自己娶妻;
一处为盛明兰的堂姐盛淑兰,因不受孙姓夫君待见,夫君不仅在内宅纳妾,还在外面偷养娼妓为外室,有了身孕,逼迫盛淑兰将其纳入家中,最终造成了二者和离的结局。
知否是以宋代为背景的小说,可以说至宋朝之时,关于养外室的之事已经十分普遍了,这与儒学礼教的观念息息相关,男子地位的提高,说一不二,以致在婚姻之中处于主导地位,自然,妻子对于豢养外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是在唐朝之时则不然。因唐朝风气开放,女性地位较高,特别是武则天时期,因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重要,所以男人纳妾也常常被禁止,以致男人偷养外室,但往往外室结局都很惨,不是被割了鼻子,就是被扒了皮,妻子所动用的私刑十分残酷。
外室之所以难以入宅,主要因其地位实则过于低贱,多以娼妓为主。这样一来,入门之后,必然有损家门名声,因此,即使一家之中,作为天的男人,也不会将外室纳为妾。
在男人的婚姻观念中,妻是用来帮衬自己的仕途的,妾是用来为家族开枝散叶的,而外室则纯粹是为了寻乐子的。
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外室无疑是男子发明出来,暂时逃脱礼教束缚的偷欢之物罢了。因没有婚姻礼教的保障,所以外室也便属于婚姻之外的一类人群,较为自由了。

hejing67
凡看过知否的,一定会记得那个为娼妓而要休掉正妻的孙秀才。孙秀才年少成名,娶了盛家大房的嫡长女盛淑兰,但是,他却看不上盛淑兰,不但纳了二十多个小妾,而且还养了娼妓做外室。最后甚至为了那个外室要休掉盛淑兰,但最后二人却变成了和离。原因之一是盛家要胁他要将他养娼妓为外室的来告诉学政。孙秀才为何怕学政知道此事呢?
这是因为在一妻多妾的时代,养外室是不合法的,外室,犹如现代之小三,是见不得光的存在。养外室之事一曝光,轻则会让人质疑自己的人品,影响自己的名声,如知否中的顾廷烨曾经年少轻狂,玩世不恭,养了一个歌妓曼娘,并生了一双儿女,让许多人家对他侧目以视,敬而远之,并为以后他的追妻之路增加了许多难度。重则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如孙秀才,如果他养娼妓为外室之事被学政知道,完全可以借此罢除他的秀才资格。若是作官,被对手知道,也会影响考绩和升迁,甚至会被降职使用。
尽管养外室有种种缺陷,但养外室的人仍然层出不穷,也有的是囿于女方身份,如门不当户不对,如出身贱籍,不被家族允许,但两人却是情投意合,两情相悦,但更多的男人是将那些爱慕虚荣或走投无路的女子包养起来,来满足自己的占有欲而己。

杨小咩Carina
历史上养外室的结局,有好有坏。但导致结局的不是因为养外室,而是家庭经济与政治的原因。
一、 清楚一个概念,养外室不一定是渣男
在电视剧中,社会地位低下、二婚者不能作为正室。所以,若是有真爱,若是有专一人设,像男主一开始一样,作为外室养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二、养外室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出去鬼混,外室至少会知道来源,性病的感染也较到外”采集'或是“妓院”的机率较低。
三、养外室是要一定的经济地位的,所以外室越多,说明其在当时社会的地位越高,越有权,而这些人,往往与政治分不开,所以政治风向一变,家族也会变化很大。
四、若是家庭经济忽然没了,那么养室也是养不起的。

小小小盼达
知否这部电视剧的原著是架空的历史背景,但是电视剧拍摄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宋朝的历史背景拍摄的。宋朝和明朝是中国历史之中最注重礼教的朝代,不仅仅是对女子,对男子也有条条框框的言行约束。剧中出现的两名男性角色,一个是男主角顾延烨还有一个是淑兰的前夫孙志高,这两位都是身有功名,因为在外偷养外室而被人不齿,那么在历史上,男人养外室会是怎样的结果,正室会怎么对外室,外室又将如何自处呢?
在古代,有身份的男人三妻四妾似乎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出于各种原因,男人们还是会在外面养外室。历史上关于外室的最早记载在史记之中,齐悼惠王刘肥就在外面养了个外室,叫做曹氏。到了东晋,有一位丞相名叫王导,他的正室曹夫人是个容不得丈夫纳妾的女人。于是王丞相只得在外面偷偷养妾室,并且有男有女,站成一行,蔚为壮观。
到了唐朝,上至皇室下到平民,对礼教大防都不十分介意,社会风气开放。妇女在和会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很多女人在夫家说一不二,于是越来越多惧内的男人们只能偷偷在外面养外室。
这也引起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宜城公主因为驸马有了外室,气得带着一群太监去捉奸,她命人将外室的耳朵和鼻子都隔了,还割了她的私处,将血抹在驸马脸上。当然,驸马也没能幸免,被剃了头发还要坚持去朝廷上班。诸如此类的闹剧在唐朝的官民人家时时上演,官府为避免民乱,就出台了通奸罪的法律。据史料记载,武则天规定,凡是翻了通奸罪的妇女先要被杖责六十,然后关入掖庭为奴。但是对于通奸的男子,法律几乎没有处罚的条例,所以养外室的现象依旧很普遍。
南宋时期,理学盛行之后,不允许丈夫纳妾的女人,就是妒妇、悍妇,完全可以一纸休书给休了的。现在就到了我们电视剧之中的大背景,其实这个阶段,如果男人养外室,是可以合法将其纳入妾室的。
倒是一般娼妓做了外室,还不一定愿意进门做妾。比如水浒之中宋江将阎婆惜纳为外室,后来阎婆惜给宋江戴了绿帽子,宋江当时就觉得他并非父母为他婚配的妻妾,并不当一回事。后来阎婆惜说要离开宋江,宋江也同意了。还有一个明朝的例子,陈卧子看上名妓柳如是,将他纳为外室,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柳如是觉得不自在,两人和平分手了。
可见对于娼妓来说,这些男人就像包养自己的老板一样,新鲜感过了换一拨就是。而对于功名在身或者朝中为官的男人来说,即便对妻子没有感情,也会尊重妻子的地位,对于娼妓,他们也不会真的娶进门,给邻居同僚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