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

发音:
hú lún tūn zǎo
繁体:
囫圇吞棗
解释: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
《朱子语类·论语十六》:“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
例句:
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反义词:

“囫囵吞枣”的故事

1

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读后:我们学习知识时不能囫囵吞枣,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就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

与“囫囵吞枣”相关的成语

第一个字为囫的成语

囫囵半片

第二个字为囵的成语

囫囵半片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