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

发音:
guǎn zhōng kuī bào
繁体:
管中窺豹
解释: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例句:
有的人孤陋寡闻,管中窥豹,却喜欢夸夸其谈,炫耀自己。

“管中窥豹”的故事

1

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少年时就有很大名声。

有一次,他观看家中门生玩掷骰子游戏,发现有个人要输,便说:“南边的风力不强。”门生们笑道:“这个小孩像从竹管里看豹子,居然也能看出一斑一点来。”王献之生气地说:“你们不要小看人!远的,我惭愧不如荀奉倩(即荀粲,三国时魏人,为人清高,很有才学);近的,我惭愧不如刘真长(即刘惔,王羲之的朋友)。”说完,便拂袖而去。

后来,王献之成了著名书法家,与其父王羲之齐名,被后世并称“二王”。

【成语】:管中窥豹

【拼音】:guǎnzhōngkuībào

【解释】: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与“管中窥豹”相关的成语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