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旦夕

发音:
wēi zài dàn xī
繁体:
危在旦夕
解释:
1、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2、英文翻译:hang by a thread ,此语用以形容一个病重或命运处於劣势的人,其生命或命运正如悬在一根线上,会随时断开。在公元4世纪,古希腊有一位国王戴奥尼夏请其臣子摩克里斯赴宴,要他坐於以一根发丝悬著的剑下,以暗示君王处於危难之境。
出处:
《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例句:
现在桂林又危在旦夕,柳州也将不保。(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同义词:

“危在旦夕”的故事

1

太史慈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他年轻的时候就武艺高强,很有心计,远近闻名。当时大名士北海相孔融听说了太史慈这个年轻人,对他非常欣赏,认定他是难得的奇才,很想与他结交,于是便多次派人去看望他的母亲,并向他的母亲赠送了丰厚的礼物。这让太史慈的母亲非常感动。

当时还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风起云涌,孔融为防侵扰,出兵屯驻都昌这个地方,结果被黄巾军管亥包围,情势十分危急。正好太史慈由辽东回家,母亲便命他去救助孔融。她说:“你和孔融并不认识,但是他在你走后,派人非常周到地照顾我的生活。今天他被敌军围困,你应该赶紧去救他啊!”

太史慈赶到都昌城下,趁夜间找机会进入城内,拜见孔融。孔融便派太史慈去找刘备搬救兵。太史慈来到平原,对刘备说:“我与孔融非亲非故,但都是讲道德仁义的人。今管亥暴乱,孔融被围,危在旦夕。您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因此孔融让我冒着生命危险突出重围向您求救。”刘备闻言,恭敬地回答:“孔融知道这人世间有我刘备这个人吗?太看得起我了。”刘备于是立即调遣精兵三千跟随太史慈驰救都昌,黄巾军听说有救兵前来,便四散而去。

成语“危在旦夕”本意是指危险就在早晚之间;后来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情况十分紧急。旦夕,早晨到晚上。

与“危在旦夕”相关的成语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