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

发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繁体:
罄竹難書
解释: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例句:
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邹韬奋《抗战以来》
反义词:

“罄竹难书”的故事

1

隋朝末年,隋炀帝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好大喜功,多次劳师远征高丽,大兴土木,破坏农业生产,人民不堪重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越国公杨玄感趁农民起义纷起的时候,起兵反隋,但不久即战败被杀。

杨玄感手下的部将李密是个有才能的人,他在分析形势之后,就投奔了瓦岗起义军,游说起义军首领翟让联合全国各地起义军共同反抗隋炀帝。后来李密在起义军的地位一步步上升,并最终取得了全军领导权,被称为魏公。

李密取得大权后,为了进一步联合各路起义军,便在进攻隋都洛阳的时候,发布了一篇讨伐隋炀帝的檄(xí)文,号召全国的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共同推翻隋朝的统治。檄文在历数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祸国殃民的十大罪状之后写道:“罄(qìng)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意思是说,把终南山所有的竹子砍来制成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用尽东海的滔滔大水,也冲洗不清他的罪恶。

过了几年,隋炀帝被部下宇文化及所逼,上吊自杀,隋朝灭亡。隋朝大将李渊建立了唐朝,李密也归顺了唐朝。

成语“罄竹难书”由“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缩略而来,人们常用它来形容某些人罪大恶极,所犯的罪行多得写不完。罄,空、尽,在这里是用尽的意思;竹,指用竹片制作的竹简,用于书写文字;书,写

与“罄竹难书”相关的成语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