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鲁迅谁的文学成就高?

RAMON
金庸是用现代的手法传播弘扬古典文化。
鲁迅是用近代的手法揭露批判古典文化。
每个中国人心里住着三个人,难民,大侠和恶霸。难民负责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侠是难民的理想。恶霸是难民深藏理想的借口。难民因不喜欢(逃避)承担责任而喜欢幻想无所不能的大侠,你看金庸作品中的英雄哪个是人,实际没有一个人能具有金庸笔下大侠的能力,所有大侠的能力都不是个体能力,而是群体能力。这和刘邦斩蟒,岳飞进山洞杀蟒蛇,得ABC枪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金庸写的和古代评书写的都不是人,而是善良的神人。以这玩意为参照物,所有难民都会时刻告诫内心中的大侠,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你有独孤九剑吗?你有葵花宝典吗?你有轻功吗?),不要出头,不要装逼。当每个人都这样思考,大侠会很自然的在现实世界被消失,每个人被逃避责任的难民包围,进而强化难民环境。难民环境带来的结果:女真八旗像切菜一样挨个屠城;日本人在南京像切菜一样屠城。因为每个难民知道其他人也是没有担当的难民,为自私的难民冒险出头不值。
所以鲁迅说不要看所谓古代经典名著。
鲁迅宣扬的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鲁迅把血淋淋扒开,让人(难民)厌恶。
如,鲁迅把人民英雄诸葛亮说成多智近妖。赤裸裸挑战老百姓的“底线”。如,老百姓喝真正对自己好的人的血——《药》。如…
而金庸则是古代经典文化的传承人。
金庸把血淋淋缝上,绣朵花,让人爱不释手。
金庸群侠传哪个不是妖?现实生活中你见过谁可以飞来飞去,你见过谁隔空杀人,你见过谁经过一夜训练可以拿世界冠军。所以真相是血淋淋的,如果没有找到药,大家更喜欢金庸。如果找到药,大家依然喜欢金庸,所以,这是传统文化布下的玲珑棋局(难民把真正对自己好的人看成狗)。

〃 P ink .
金庸先生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虽然他的作品数量多、受众多、可读性强,为广大读者所喜闻见,是小说家中的佼佼者,然而毕竟是小说家。
而鲁迅先生则是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因为“四周围黑黑的”曾经“碰壁”而把“鼻子碰扁了”(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而在黑暗中摸索,也曾想在“铁屋子上面开个窗”(<呐喊>自序)——这是他成为思想家的基础;他笔下的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人堪与贾宝玉、范进、诸葛亮、孙悟空、武松等并列为中国文学人物的标杆,他的摩罗诗力说中国古小说构沉等文学批评成为辞海-文学分册评价中国古典文学的标准——这是他成为文学家的实力;他曾是“左联”的灵魂,他的杂文“象投抢、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有明确的目标和极强的战斗力——这是他成为革命家的标志。
如果说金庸先生是风光明媚赏心悦目的西湖,鲁迅先生就是浩渺无垠的太平洋——诸君以为然否?

deepjuly
说实话,我是个典型的金庸谜,十五部作品完全看过。但是要客观、公平、公正的说,他永远不可能超越鲁讯,不论是用八十年代以前的眼光看(文艺应为政治服务),看是用今天的眼光看那都是不可能的。首先它的作品创作没有立足现实、没有生活基础,虚构而成。路遥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亲自下煤矿体验生活才有了这样的不朽之作,金庸有吗?而鲁讯的作品却是无情揭露封建社会旧思想,那就是换醒一个民族的一剂良药呀!二者孰重孰轻,请各位细细思量吧。别在作那些无谓的排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