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萧红,原名。。

如题,作家萧红,原名。。
提到的作品

[作品]生死场

萧红小说选

萧红

[作品]小城三月

如果要举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那么,一座是张爱玲,另一座无疑就是萧红。然而萧红悲剧性的命运注定她与众不同。民国时期的才女中,冰心有着学者的沉静与母性的温柔,张爱玲是没落贵...

萧红

[作品]商市街

《商市街》虽然带有明显的自传特色,但同时具有社会风情画的特点。大都会里的贫富悬殊与对立,民众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强烈呼声和对日伪的刻骨仇恨,下层百姓境遇的悲惨,知识分子求职的艰难与谋生的不易,热血青年的忧...

萧红

[作品]马伯乐

一套共分七册,分别<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商市街><失眠之夜><旷野的呼喊>

萧红

最新跟帖
james浅加

james浅加

张乃莹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nǎi)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35年她首次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小说《生死场》。

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与中学同学同居怀孕后被弃,困于旅馆,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报社的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写信结识鲁迅,1934年到上海找鲁迅,并且最终与鲁迅相识,同年完 萧红成长篇小说《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应李公仆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小说《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小说如牛车上、《小城三月》。其中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

一只会行走的猫

一只会行走的猫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nǎi,乃的异体字)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35年首次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小说《生死场》。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

周董

周董

张乃莹。曾经学过她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老师有讲过。

akiranokoai

akiranokoai

萧红原名是张乃莹,是现代女作家,可怜香惜玉呀,曾经学过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

大愚005

大愚005

萧红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扩展资料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系列散文《商市街》在发表时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议论,因为萧红使用了不少小说的技巧,这样的写作形式在20世纪30年代异常新颖,从文体上看,它更接近小说,不过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商市街》、《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

窘小孩

窘小孩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