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
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内容简介
《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活动,就已发现的遗址而言,至少可以上溯到七千年以前,尽管地理、气候、民族等差异使各地域的建筑有很多不同,但经过数千年的创造、发展、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以木构架房屋为主流,采取在平面上拓展的院落式布局的独特建筑体系,并一直沿用到近代,还曾对周围的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产生过影响,它是一种延续时间最长,从未中断,特征明显而稳定,传播范围甚广的有很强适应能力的独特建筑体系。
热门摘录
在城市规划、大建筑群布局和单体建筑设计中运用模数在当时是很先进的方法。通过模数关系控制不同建筑物、建筑群和城市中不同段的体量、规模、较易调整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中国古代建筑群组和城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谐调统一,一气呵成。运用模数控制规划和建筑设计是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建筑,就单座房屋而言,形体变化并不太丰富,屋顶形式的选用和组合方式又受礼法和等级制度的束缚,不能随心所欲,主要靠庭院空间的衬托取得所欲达到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建筑是在平面上纵深发展所形成的建筑群与庭院空间变化的艺术。
纵观云冈第二期石窟中所表现出的建筑形式和构造,可以看到,平城地区早期建筑主要是土木混合结构,然后逐步向屋身混合结构,外檐木构架和全木构架方向演变。这和在敦煌及其它北朝石窟中所表现出的趋势是一致的。
日本现存具有飞鸟时代风格的建筑遗物有奈良法隆寺西院和法起寺塔。......这些建筑具有统一的风格和共同的手法,如柱身做梭形,柱头栌斗下有皿板,出跳拱做云形栱,第一层泥道栱上散斗做云斗,泥道栱上重叠多层柱头枋状如井干,平座补间铺作用叉手等。这些特点比中国唐代建筑和日本受中国唐代建筑影响最大的奈良时代建筑更为古老,故日本学术界公认飞鸟式建筑反映了中国南北朝时代后期的建筑特点。
奈良时代又可分为前后二期。前期称白凤文化,日本学者认为主要受初唐文化影响。后期称天平文化,反映盛唐以后的影响。
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